共工新闻社7月23日电(记者刘庆 通讯员皓文)“我们做到了!”——2025年7月,湖南新化县资江中学迎来一项历史性突破:段子敬、伍志行、曹志鹏三位同学集体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全国县域教育突围的典范。这所创办仅六年的学校,如何让“低进高出”成为常态?董事长彭晓辉、校长毕政之和首届晓辉班教师团队首次面对镜头,揭开这背后的育人秘诀。

段子敬、伍志行、曹志鹏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资江中学及新化县教育奋进的象征。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作为资江中学首届晓辉班的毕业生,他们亲身经历了学校从创办初期到迅速崛起的历程,并成为学校先进办学理念与有效育人措施的首批受益者及最有力的证明。这三位“北大人”的诞生,标志着资江中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突破,为新化的莘莘学子树立了在家门口也能进入顶尖学府的大好榜样。
办学理念:用教育成就每个生命
资江中学,位于新化县,创办于2019年,虽建校仅六年,却已展现出勃勃生机与强大潜力。学校自创办伊始,便确立了“让每个生命闪光”的核心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秉承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
教育创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学校积极践行“五育融通,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除了注重学业成绩,学校同样重视德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平台,打造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建设:打造精英教师队伍
资江中学的师资力量强大,汇聚了一支充满活力、业务精湛且富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既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锐意进取的青年才俊。这样的团队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支持,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激励机制:点燃学生潜能
为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实施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对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如高考成绩超过600分者)及考入顶尖名校(如清华、北大)的学子,给予丰厚的奖励。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术竞争,也激励着每位学生追求卓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清华赋能:“基地校”效应凸显
2025年初,国家督学、清华大学数学系原党委书记、清华附中原校长王殿军率领专家团队莅临资江中学,开展关于“振兴县域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专题调研,并正式确立该校为清华大学教育帮扶的“基地校”。这一举措为学校引入了清华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学理念及精准的教学指导,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段子敬等三位同学的北大梦想实现,正是“基地校”建设初见成效的有力证明。
家长感恩:温情背后的育人力量
段子敬与伍志行的父亲感恩学校,情感真挚,温情上演。首届晓辉班的教师团队首次揭秘,他们正是这三位北大学子的引路人。“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今可育鲲鹏。”资江中学的成功突围证明:当清华北大的优质资源注入县域土壤,当教师的专业尊严与家长的朴素期盼共鸣,教育公平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刘庆 皓文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