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肯尼亚4月21日电(记者龚全元)非洲大陆的阳光炽烈而自由,赤道以南,铁路像一条钢铁脉络,在广袤的东非大地上蜿蜒前行。这里是肯尼亚,一条承载梦想与希望的铁路正穿越草原、湖泊、山脉,驶向新的时代。
一条改变命运的铁路线
2014年,中国建设者踏上这片土地,蒙内铁路、内马铁路相继铺展,一条条钢轨不仅连接了港口与内陆,更拉近了城市与乡村、追求与梦想的实现。从蒙巴萨港到内罗毕,再到更远的边境,列车穿越的,是时间的长河,也是历史的变迁。
曾经,从蒙巴萨到内罗毕,需要10多个小时的颠簸,老旧的米轨铁路承载不了增长的货运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出行的渴望。而如今,这条铁路让货运时间缩短了一半,让旅客在更舒适的环境下享受旅程。随着列车的穿梭,沿线小镇兴起,新的商机不断涌现。铁路,不仅是运输的纽带,更是生活的脉搏。
书写奇迹的建设者们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铁路上,T梁架设的工地已是一片忙碌。BIM技术精准模拟架梁过程,智能张拉控制每一寸钢索的力量,桩基施工穿透流沙岩层,工程师们用智慧与汗水,在非洲大地上书写奇迹。每一颗螺栓的紧固,每一节轨枕的铺设,都是这片土地腾飞的见证。
孙茂杰,这位被工友们称为“万金油”的技术能手,总能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在米轨新建项目中,他加工的工字钢外架+塑料模板内胎结合的预制混凝土轨枕模板,顺利完成了三万根混凝土轨枕的预制作业。他说:“在这里工作,不只是搭建铁路,更是在搭建友谊。”
铁轨上的故事
铁路不仅仅是钢铁的构筑,它承载着人们的悲欢离合,书写着生活的篇章。列车轰鸣驶过,带来商机,带来发展,也带来了更多温暖的故事。
在蒙巴萨,一位名叫阿尤布的小商贩每天都会推着小推车来到车站,售卖当地的手工艺品。过去,他只能依赖于偶尔经过的游客,而如今,铁路让他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清晨,他都会向驶来的列车挥手微笑,感激这条改变他命运的铁路线。
在蒙巴萨站,18岁的女孩艾莎满怀憧憬地踏上列车,她要去内罗毕求学。她的父母在村庄里经营着小农场,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他们很少出远门,而现在,铁路让她的求学之路更加顺畅。她说:“这条铁路,承载着我的梦想。”
友谊之桥
有人说,铁路是国家的脊梁。在肯尼亚,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它承载着“一带一路”的承诺,也镌刻着中国建设者的足迹。十余年的深耕,数千个日夜的坚守,每一位建设者都在这条钢铁丝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肯尼亚工人穆罕默德从最初的学徒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他感叹道:“中国师傅不仅教会了我们技术,更让我们懂得了责任和敬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员工走上了管理岗位,这条铁路,不仅是经济合作的象征,更是中肯友谊的见证。
通往未来的幸福之路
如今,列车仍在奔驰,汽笛声穿越东非的晨曦,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一条通往远方的铁路,更是一条驶向希望的路。
当我站在车窗前,看着沿途急速掠过的风景,仿佛听见,梦想在铁轨上铿锵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