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热浪阵阵

而阅读能抚平心中的烦闷

不如寻静谧之所

乘阅读之帆,游书香之海

感受文字带来的缕缕书香

贸大甄选书单

2024年第3期(总第11期)

邀您共享阅读的平静时光

0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细读》

作者:徐艳如着

索书号:A811.21/X69

本书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的文本, 其术语新旧参差、语言晦涩难懂, 但却意蕴丰富、充满张力, 哲学、艺术、审美、爱情、政治、阶级斗争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一回应。旨在通过逐段、逐句的细读, 阐述《手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以揭示《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的探索和挣扎、勇气和真诚, 还原《手稿》庞杂的表象之下酝酿着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对时代之根的追问、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02

《中华节俭美德的起源》

作者:孙欢着

索书号:B825/S96

以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节俭美德生活传统和节俭美德思想传统为主要研究内容, 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背景, 以现代社会存在的奢侈浪费问题为导向, 分析了中华民族节俭美德传统在先秦时期的起源、进化过程、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俭德思想传统如何开端、先秦诸子对俭德传统的思想构建、俭德传统的时代内涵与伦理学意蕴以及俭德传统现代转化的本质、意义、阻碍、路径等重要问题。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共十二个章节。三个大的部分为: 节俭美德生活传统溯源、节俭美德思想传统溯源、节俭美德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03

《批判的资源》

作者:(英) 亚历克斯·卡利尼科斯着,臧峰宇译

索书号:C91/K12

本书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一些批判理论家——阿兰·巴迪欧、雅克·比岱、吕克·博尔坦斯基、夏娃·希亚佩洛、皮埃尔·布迪厄、于尔根·哈贝马斯、安东尼奥·奈格里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考察,来解决这个问题,鉴于所有这些理论家视角的局限性,作者在第二部分描述了一个替代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批判现实主义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和平等主义正义观。他的主旨在于表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仍然有助于人们挑战现存的世界秩序,而且也只有当它仍与其他的批判观点保持开放和严谨的对话时,才具有当代价值。

04

《诸法、知识与列国秩序》

作者:陈彦着

索书号:D990/C48

本书采用了知识谱系列表、语境分析等思想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论战争与和平的法权》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性理论的研究:“诸法关系”和“知识学谱系”,试图揭示格劳秀斯“国际法”或“战争法”的创立,乃是通过遵循一种特殊的“诸法”层级关系和“知识学”谱系,而得以构建的。只有在这种“法”和“知识”的“新秩序”中,格劳秀斯的各种关乎“正义”的国际法讨论,才能获得自身立论的坚实基础。此外,本书还试图切入格劳秀斯更广阔的“知识论战”背景,比如同“学院派怀疑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基督教的某些分裂主义和激进主义的交锋,从而试图还原一个更具“同时代”感的格劳秀斯思想形象。

05

《抗日战争时期的空战与历史记忆》

作者:黄正光着

索书号:E296.93/H84

本书以参观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和瞻仰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勾起特殊记忆为开篇,对中日双方在战争爆发前空军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揭露了日本空军在发起侵华战争伊始就对中国民众进行了无差别轰炸的罪行。在实力悬殊的中日空军之战中,中国空军经历了备战、开战、援战、困战、奋战、决战几个阶段,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忆战”“审战”两章对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空中屠杀”罪行,以记忆史学和法律史学双重角度,探析战时民众历史记忆和无差别轰炸罪行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对“抗日战争历史记忆”的认知。

06

《数字奇迹》

作者:(美) 奎哈里森·特里, (美) 斯科特·基尼, (美) 帕丽丝·希尔顿着,郑冰译

索书号:F49/T46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探索并理解元宇宙这个新兴的数字领域,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变革来创新和改善业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了解元宇宙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改进数字商业、数字社区和消费者数字体验。

07

《经济巨擘》

作者:(美) 托德·布赫霍尔茨, (美) 马丁·费尔德斯坦着,风君译

索书号:F0/B94.2

本书以其有趣而广受好评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和他们对经济问题的独到见解。无论您是经济学爱好者、学生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入了解经济学发展历程和思想演变的机会。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在解释现代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08

《制造知识》

作者:姜华着

索书号:G23/J30

本书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对“私人化知识”到“社会性知识”的转变进行考察和分析。作者认为,社会化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私人”到“社会”的复杂过程,社会性知识不是“创作”出来,而是“制造”出来的。在制造知识的过程中,媒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书籍和出版,都是知识制造中赖以凭借的媒介,它们以媒介的特质,勾连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使得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成为可能。同时,又是某种程度上“媒介丛”,汇集了图像、肖像、书目、广告甚至知识人本身等不同类型的单一媒介,它们共同为知识的制造与社会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助力。

09

《论当代的科学知识民主》

作者:尚智丛等着

索书号:G322.0/S37

本书讲述科学知识民主是指在当代具有情境化、跨学科、异质性与网络型等特征的科学知识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各类利益相关者自由、平等地参与、表达主张、交流磋商和达成共识。它不仅是由于科学知识在当代公共决策和民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民主条件的发展所决定的。西方学者提出科学知识民主的原则和程序,即平衡、公开和尽职调查三项原则,以及平行研究、结果公开和进一步调查的程序。相比较而言,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强调协商在形成一致认识和开展一致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科学知识民主的建立和完善。

10

《语言文明与社会治理》

作者:方小兵, 徐大明等着

索书号:H0-05/F34

本书首先介绍了语言文明理论,将语言文明分为语用、语体和文化三个范畴,分别对应个体、言语社区和文化共同体三个层次。其次探讨了城市语言环境建设,旨在为城市的语言景观管理和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接下来从服务行业的言语规范视角讨论了言语互动文明规范。最后从正确引导语情与舆情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语言治理问题。本书可供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政策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

11

《西西弗神话》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着,杜小真译

索书号:I565.65/J20-8=7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论集,被人称作是存在主义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诗的语言,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个个命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加缪在书中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到几千年前的奥林匹斯山巅,你会见到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正愉快地唱着歌儿,不知忧烦,不问明天。因此,加缪曾在获奖演说中说他不信神,但他仍然崇拜一个圣徒,仍然要跪在一个圣徒面前祈祷,这个圣徒就是西西弗——他笔下的西西弗。

12

《中国古代诗学记忆研究》

作者:张宇慧着

索书号:I207.22/Z36.9

本书从记忆研究的视角考察中国古代诗歌, 结合目前在各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文化记忆理论, 梳理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记忆问题的讨论, 以自然记忆与人工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文学内部与外部记忆三对维度构建分析框架, 围绕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意象、不朽、诗史、互文性、经典、回忆等核心论题, 探讨诗作为记忆媒介具有的优势、如何实现记忆功能和发挥作用等。诗学记忆研究不仅为诗学领域中诸多核心论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为尚未构建起研究范式的记忆研究提供了实践性探索。

13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作者:唐晓峰着

索书号:K901.9/T37

本书从“作为学科的历史地理学的形成”讲起,讲述了此学科在国际范围和国内的前世、形成、现代发展,以及几个重要的领域和几组重要的关系。共分5章,内容包括:作为学科的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沿着现代地理学的理路拓展、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分支)、几个要处理的关系等。

14

《从〈史记〉到〈人物志〉》

作者:伏俊琏着

索书号:K204.2/F65

本书主要是从“人”入手讨论汉代文学与文化。《史记》是西汉描写人物的名著,《人物志》是汉末以来人物品评的总结。司马迁处在中国文化大变革的时期,他用文学的眼光叙述历史,描写了英雄的悲剧、平凡人生的悲愤。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是从“人心”入手探讨文学和历史的生成,昭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自觉,而《汉志》“诗赋”的独立和赋分四家说,是从学理上对文学自觉的宣示。由对文章的理性判断,到对人物的理论品评,正是刘邵《人物志》的本质所在,因此成就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的才能和个性及政治作为的著作。

15

《大国重器》

作者:知乎编

索书号:N12-49/Z55

本书分为基础科学、前沿科技、经济助力与健康保障四篇,邀请30余位各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撰文,以问答形式,从科学家的视角为读者科普50项国之重器背后的基础科学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其建造意义及应用前景,拉近读者与科技前沿的距离。

16

《活力地球》

作者:陈颙, 张尉编著

索书号:P-49/C48

本书从宜居地球的角度出发,以地球能量为线索,把地震、火山、海啸、天气和气候、洪水和干旱、滑坡和泥石流,以及近地空间等灾害串联为一个整体,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地球家园的结构、环境、历史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理解地球与人类是一个共同生命体。在当前人地关系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活力地球》对于提高读者认识地球、敬畏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减灾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自有清凉地

在这个悠长的夏天

挑选一本好书

让知识的微风拂过心间

收获一种酣畅 一份豁达

PREVIOUS

夏风起,充电准备!贸大最新书单来了

“阅”迎新春,让我们在书里相遇

来源:图书馆

文案:姜颖